Ford Media Center

Ford進一步降低車輛製程用水量 長期目標為製程中完全不使用可飲用水

  • 2020年前,Ford生產每輛車的用水量將會較2000年減少72%。
  • Ford長期水資源計畫是全球製程完全不使用可飲用水。

( 2016年12月06日) 「水」為全球重要的天然資源,Ford的省水目標是要減少目前用水量的四分之三,希望在2020年前將生產一輛汽車的用水量減少72%,也就是說,Ford在2000年使用每1加侖水所達成的車輛製程,到2020年只要使用1公升的水就足夠。未來的長期目標則是在全球製程中完全不使用可飲用水。

Ford全球製造與勞工事務部副總裁Bruce Hettle表示:「鑒於我們有許多工廠都位於全球水資源稀少的地區,我們了解這份責任,致力於監督管理營運用水,讓工廠擁有穩定的供水量,並也與當地社區合作來確保其需求獲得滿足。」

根據美國環保署的合作計畫WaterSense統計,地球的水資源只有不到1%可供人類使用,剩下的99%都是高鹽量的海水、兩極冰帽所冰封的淡水,或其它無法實際作為人類用水的水源。

創新科技驅動省水作為   省水量相當15,000座標準泳池

Ford從2000年至2015 年總共節省了100億加侖 (3800萬立方公尺) 的用水,減少幅度高達61%,約等同於15,000座競賽用標準泳池的蓄水量。事實上,Ford在2013年就提早達成這個卓越的成績,比原先設定時程提早兩年達成這個目標。在亞太地區,Ford在 2015年製造生產每輛汽車的用水量也較2009年節省了40%。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,透過三濕高固化環保烤漆製程和微量潤滑技術等新科技,每年省下了數十萬加侖的用水量。

在中國,Ford在重慶的裝配廠於2015年回收使用約270,000 立方公尺的工業廢水,當地合資夥伴長安福特的杭州工廠則回收使用超過40,000立方公尺的工業廢水。在印度,Ford位於薩納恩德和清奈的裝配廠已經達到了零廢水排放的目標。清奈廠在2015年更進一步提升其節水效率,開始接收雨水作為工廠實際的營運用水,此計畫在2016年更擴大實施。在泰國,Ford的泰國製造部門與其合資企業Auto Alliance Thailand (AAT) 實施了全方位的廢水回收與管理策略, AAT 也優化了工廠內的冷卻水塔運作和磷酸鹽清洗製程,因此每年得以進一步節省超過9,000 立方公尺的用水量。

Ford環境品質總監Andrew Hobbs表示:「我們了解水是非常重要的資源,所以Ford在近年來成功的省水成就之上,再積極設定 2020年水資源管理目標,持續以各種創新研究來減少廢水排放,從在製程中完全不使用可飲用水的目標開始做起。Ford最終目標是達到製程零取水。」

積極參與全球省水行動

  Ford將在全球持續建置即時智慧水錶,使用創新科技來積極管理工廠用水量,也持續執行用水量評估,以判定何處可以實施新的節水流程與措施。Ford從2000年開始啟動全球水資源管理計畫,致力於減少全集團的用水量。Ford的水資源策略並和聯合國全球契約《CEO水資源管理使命》[1]的核心理念相合。

  Ford永續性暨環境與安全工程副總裁Kim Pittel表示:「Ford認為取得潔淨的水資源是基本人權。」「我們的具體作為展現於實踐、並持續訂定積極的省水目標,並簽署支持CEO水資源管理使命。我們不只從自身做起、減少Ford工廠用水,並和供應商分享先進製程技術,協助其降低用水量,擴大整體省水成效。」

  Ford獲得全球唯一環境揭露組織−碳排放揭露計畫組織 (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, CDP) 頒發最高評等A級肯定,全球僅8家企業獲得此項最高殊榮。Ford也是北美唯一一家在企業水資源管理方面獲得此最高殊榮的企業。

# # #


 

[1] 《CEO水資源管理使命》於2007年由聯合國秘書長推出,邀請企業加入。Ford於2014 年簽署加入。

關於福特汽車公司

福特汽車為總部位於美國密西根州迪爾伯恩市的全球汽車品牌。福特汽車設計、製造、行銷福特房車、卡車、休旅車、電動車以及林肯 (Lincoln) 豪華車款,並提供客戶服務,旗下的福特信貸公司 (Ford Motor Credit Company) 更提供多項金融服務,亦積極致力成為電動車、自動駕駛及智慧移動的領導品牌。福特汽車全球員工數達199,000人,欲瞭解更多關於福特汽車公司、產品及福特信貸公司的資訊,請參考下列網站: www.corporate.ford.com

 

關於福特六和汽車公司

福特六和汽車為六和集團與福特汽車合資成立,目前擁有員工1,000人以及遍佈全台灣的Ford汽車品牌的經銷網路。其業務範圍包括房車、休旅車、性能車以及商旅車的生產銷售。欲瞭解更多關於福特產品的資訊,請參考下列網站:www.ford.com.tw

 

CO2 Emission